http://p0.ifeng
庞大的“白杨”M导弹与身边的“爱国者”皮卡显得很不协调。(资料图)
凤凰网军事 凤凰网军评 4月9日
1个月后,举世瞩目的俄罗斯胜利日阅兵就要开始了。日前,俄罗斯在莫斯科近郊阿拉比诺训练场进行了阅兵彩排。相比高大威武的坦克、导弹,跟随在“白杨”M旁边的一款武装皮卡显得格格不入,而这款绰号“爱国者”的俄制皮卡还曾令俄总统普京手足无措。
http://p0.ifeng
图为“爱国者”皮卡与五十铃D-MX与美国福特“猛禽”F-150皮卡数据对比。(资料图)
2016年5月12日,俄总统普京在索契参观俄军新型“爱国者”越野皮卡时,打开车门时竟将车门把手拽下,场面一度相当尴尬,随后国防部长绍伊古尝试打开门锁按钮也以失败告终。这款令普京手足无措的皮卡,正是俄罗斯国产的UAZ-3163“爱国者”皮卡车。这款“爱国者”皮卡由俄罗斯最大的越野车厂商UAZ研发制造。从俄罗斯公布的外形尺寸来看,“爱国者”皮卡明显小于福特“猛禽”等全尺寸皮卡,与五十铃D-MX皮卡相似。
http://p3.ifeng
“爱国者”被拉壮丁,很大程度上源于“虎”式装甲车难以过关的国产动力。(资料图)
阅兵图片显示,“爱国者”皮卡配备了1挺12.7mm机枪与1门30mm榴弹发射器。该皮卡出现在俄军中,很可能源于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在2016年提出的“超轻型旅”。尽管该部队中配属了装备BTR-82A装甲车的摩步营,以及装备迫击炮、速射炮、火箭炮与反坦克火力的支援部队,但装备“爱国者”皮卡的轻装机动摩步营却是整支部队的核心。但“爱国者”作为民用车辆却并不适应军用用途,之所以被“拉壮丁”还是因为瘸腿的“虎”式装甲车。
http://p2.ifeng
“虎”式装甲车的俄制动力体积大、可靠性差,与国外发动机差距明显。(资料图)
1997年,俄罗斯着手研发一款类似美国“悍马”的高机动轻型装甲车,直接产品就是在2000年试装部队的GAZ-233036 型装甲车,绰号“虎”式。尽管“虎”式装甲车从提出需求到试装部队仅用了3年时间,但对随后的发展却相当曲折。“虎”式装甲车早期采用美国康明斯公司的B214型6缸增压柴油机(180千瓦),但随后受制于美国禁运,不得不换装国产的GAZ562型柴油机,不仅最大功率降低33千瓦,而且体积更大,可靠性始终难以过关。
http://p1.ifeng
面对B+与A级越野路面,即使经过魔改的皮卡也会望而却步。(资料图)
正是源于“虎”式装甲车的动力局限,使得俄罗斯不得不选择民用底盘装备“超轻型旅”。甚至是“白杨”M导弹的护卫部队也配备了不少“爱国者”这样的“民转军”的车辆。但“白杨”M作为俄罗斯在西伯利亚荒原机动的重型导弹,大多的道路条件类似国内的B+甚至是A级的越野道路。对于强调运货与非铺装路面长途穿越的皮卡而言,即使经过深度改装,这种路面也堪称禁区。而且从车辆核心技术上讲,“爱国者”也与纯军用车辆相差甚远。
http://p2.ifeng
军用高机动车的刹车装置(红圈处)与民用车辆完全不同,可靠性要高得多。(资料图)
以“悍马”为代表的军用高机动车通常使用双叉臂的前后悬挂,悬臂摆幅很长,使轮胎具有很长的上下行程。同时结合门式车桥、连接在轮胎中心上方的半轴,以及设置在轮毂上轮边减速器,使底盘的离地间隙进一步加大。更重要的是,这类车辆的刹车盘并不是位于常规车辆的轮毂中心,而是位于半轴靠近主减速器的位置。这种布置通过轮边减速器进行减速,这种设计能通过减速增大扭矩,尽管使车辆在刹车时前后摆动较大,但可靠性更高。
http://p0.ifeng
中央充放气系统是军用车辆的标配,中国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全完掌握该项技术。(资料图)
另外,军用高机动车的另一关键设备就是轮胎的中央充放气系统。该系统能在车辆行驶在沙滩、稻田等松软地面时为轮胎放气,增加轮胎附着力。当车辆行驶在公路等坚硬路面时,再为车轮充气以便降低油耗。但更重要的还是在实战环境中,当单个车轮中弹或爆胎时,能为破损轮胎充气,保证车辆能继续行驶,脱离战场。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,不仅是“爱国者”皮卡,几乎所有民用越野车都不具备中央充放气系统,而且加装难度很大。
有鉴于此,“爱国者”皮卡出现在“白杨”M导弹旁边实属无奈,这不仅体现了俄罗斯在新一代军车研发领域未解决核心技术瓶颈,更体现了俄罗斯军工体系难以支撑新技术理念的建立,更令最精锐的部队陷入“缝缝补补”的窘境。通过一款皮卡管中窥豹,俄罗斯现阶段的军工状况令人担忧。(凤凰网军事 凤凰网军评 刘畅)
页:
[1]